十月的時後我在倫敦電影節看了一部新加坡影片<沙城>(Sandcastle),這部沒有大場面的家庭戲電影,導演的手法並非老練,許多演員也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但這個故事本身有很多東西可以挖掘,而且又和我之前參加綠島人權營那些長輩的過去十分相像,所以讓我非常感動,也讓我大大受到激勵:台灣也應該要有這樣的影片才對啊!
<沙城>的劇情描述一個剛過十八歲生日的年輕人En,因為母親要前往中國旅行,En不得不來到鄉下的爺爺家寄住,因此聽到爺爺提起已逝爸爸的故事 。但當En想瞭解更多爸爸的故事時,爺爺竟突然過世。於是,En開始尋找爺爺曾告訴他有關已逝爸爸的蛛絲馬跡,才發現爸爸年輕時參與學生運動,後來在60年代被政府囚禁了27年的過去。
然而En的追尋家族故事的路並不簡單, En除了透過相片,以及一封爸爸寫的、充滿繁體中文而看不懂的家書,能知道的仍然有限。而母親拒絕談論爸爸的過去,奶奶又有老年癡呆,只會在午夜夢回說起夢話:「簽吧!孩子都大了!只是簽個名而已。孩子和你的理想哪個重要呢?」間接透露出爸爸當年被要求簽「悔過書」的掙扎。
影片中並沒有解釋為什麼當時政府做了這樣的舉動,劇情中爺爺很含蓄地告訴En,60年代的新加坡政局動蕩,與現在差很多。而導演巫俊鋒那天有到現場,在電影開始前,他強調要我們不只注意裡面的政治,更要注意這一家人的感情。他不斷強調這是一個 「家庭故事」,我想,也許現在的新加坡,這個議題可能也是充滿許多族群的矛盾問題,所以他不斷強調這點吧?但即使如此,我們還是可以清楚地從影片中,感受到政治的威力,就像是一股揮之不去的氣息,蔓延在家族裡面,即使家人決定停止談論它,它還是存在著,等著人們重新正視它。
影片一開始,劇情平淡到我覺得有些無趣,只是隨著一連串的抽絲剝繭,直到最後影片結束觀眾席熱烈的鼓掌,我簡直被這個看似平淡的家庭故事深深的震撼。因為導演呈現的,就是「你我」的家族故事。我們的家族、國家都經歷過相同、類似的過去。台灣50年代的白色恐怖,至今仍是家族裡不能正視的歷史。許多經歷白色恐怖的老人,一輩子因恐懼噤聲,而歷史也就隨著沈默漸漸被遺忘。
但在這部片,導演讓一個年輕人從對家人的好奇,開始瞭解了一些什麼。不管他是瞭解了父親一點什麼,或是瞭解歷史的痕跡,這樣的翻找,其實是別具意義,也令人激動不已的。我想起知前參加人權營,白色恐怖受難家屬告訴我們,他是怎麼在「再見蔣總統」活動牆上,發現祖父的名字 ;又是如何激動地回家問父親爺爺是怎麼過世的?甚至到最後與父親爭吵「為什麼奶奶在世時,你不問?」而父親回答他:「你以為我沒問?我以前一問她就罵!一問她就罵!我老了!我也不想問了!」這樣的對話,簡直與同電影情節大同小異。也因為這樣的真實感,讓我深深輩這部片震撼。
而影片裡的語言是英文、中文和河洛話交雜,間接反映出現在年輕人與中老年人之間的間隔與代溝,這一點和現在地台灣十分類似,也讓我頗有感觸 。因為語言的隔閡,我錯過了與阿公阿嬤交談的機會,以至於我無法瞭解他們的過去。坐在觀眾席的我,除了不斷地想著自己與電影相似的生活情節,更不斷的想著要是我們台灣來拍白色恐怖議題的電影,又會是什麼情況?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