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00932.jpg

再也沒有比去愛爾蘭更心跳加速的事了!從一開始要去愛爾蘭的兩本護照,不小心放在大哥大嫂的行李箱前往倫敦開始,一切都超級瘋狂呀!事情是這樣的,「如果你要出國去愛爾蘭,護照卻和你反方向前往倫敦時」,你會怎麼做呢?因為要讓學生簽證生效,我的學生簽證是8月20日開始(之前是用觀光簽入境英國),所以我必須在8月20日出國,然後再進入英國。於是,我們就訂了三張前往愛爾蘭的機票,來回台幣只要一千多塊,比坐高鐵從台北到高雄的價錢還便宜呢!當我們以為自己打好了如意算盤,和大哥大嫂說再見,兩天後大家一起倫敦見時,卻不知我和Dumas的護照已經悄悄地跟再大哥大嫂的行李箱裡,一起前往去倫敦啦!

ginnywu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DSC00821.jpg

今天是在愛丁堡的最後一晚,明天就要飛往愛爾蘭了!一早,走在路上,開始有點捨不得了!雖然愛丁堡行非常累,卻不知道在累什麼,大概一開始的精力都在剛來的夜車上耗損一半了,還是很難忘這樣一個充滿民族特色的地方啊!

ginnywu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DSC00694.jpg

這是我們的hostel,很讚喔!我們是在青年旅社網站上找到的,裡面應有盡有,廚具、醬料、盥洗用品...什麼都不缺!這是客廳(但照不到什麼東西,哈哈!)。愛丁堡的第四天,不知道為什麼已經累得不像話,這天我們打算步調慢一點,就隨意逛逛了!

ginnywu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DSC00676.jpg

「你看TATTOO了嗎?」好像來到愛丁堡,大家都不斷問我們這句話。一開始我心想?蛤?看什麼刺青?原來,"TATTOO"有著另一個意思,就是「軍樂隊」。愛丁堡的TATTOO從1860年至今,剛好舉辦了一百五十年喔!這樣的盛會,怎麼能不看呢?

ginnywu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DSC00287.jpg

蘇格蘭的第二天,一大早,二哥就做了豐盛早餐等著大家起床!

ginnywu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DSC00204.jpg

我想這輩子,在也沒有比坐九個小時的愛丁堡夜車,更痛苦的事了,哈哈!不過現在想起來,真的很難忘呢!也讓我把這天列入生命中「最衝日子」排行榜的前三名。

ginnywu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DSC00155.jpg

猜猜看這間普通的小酒吧,有什麼不一樣?它可是魔戒作者托爾金(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)與納尼亞傳奇作者C.S.路易斯(C. S. Lewis)當年時常一起喝酒聊天的小酒吧喔!

ginnywu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DSC00084.jpg

為什麼又旅行了呢?原因是我要出國唸書啦!但由於我是個超級大路痴,Du實在放心不下,在確定出國念書的意願時,就跟我說他會幫我把行李拿到英國,小小旅行後,再自己一個人回台灣。好感動啊!其實,到了二十七歲,再度回到學生身份,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。大學一畢業,做過許多拉拉雜雜的工作,就這樣一眨眼翻滾了三四年。其實,在這些年間,當下的時間是非常緩慢的,尤其到後期進了辦公室,每天都在問自己「這樣的日子還要多久?」於是,我知道該是離開的時候了。從小,我就不愛唸書,我深信所有在社會上所需要的技巧都是可以自學而成的,也沒想過自己會唸研究所,但卻因為工作讓我累了,想休息,更想充電了!在每天不斷消耗心神的工作中,開會、寫劇本、交企劃不斷的鬼打牆循環裡,開始有了想有「新東西」的慾望,於是,我出發了。

ginnywu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l_1483831_cfa4b462.jpg

影片介紹:

19826月,以色列發動第五次中東戰爭,《與巴席爾跳華爾滋》描繪此役老兵的夢靨,本片則描繪當下的恐懼。一輛以色列坦克被指派進入敵方廢墟偵查,四位二十歲出頭沒打過仗的菜鳥,只期望能安全退伍。在死亡恐怖的氛圍之中,面對手無寸鐵的敵方難民,生死就握在他們手中,更必須在直覺與人道間做出抉擇。看似簡單的任務,即將瀕臨全面失控……

 

觀後感:

《黎巴嫩》是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戰爭片,與一般敘事電影不一樣,即使電影風格仍是寫實電影,卻從一開始,觀眾就與四個軍人鎖在小小的坦克車裡,與士兵們一同用透過坦克車的砲管,看身處戰爭的世界。不同於以往戰場上的腥風血雨,壯麗的劇情、浩大的戰場完全不存在,除了幾個場景:廢氣的大樓與向日葵花田,大多時間都是拍攝坦克車內的狀況。

ginnywu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1407.jpg

"Marilena de la P7 "(我的七號女神)是2007的金馬影展中,我最喜歡的一部,敘述一個十三歲的男孩Andrei,與一名妓女Marilena之間的故事。本片是羅馬尼亞新浪潮導演 Cristian Nemescu2006年的作品,片中快速的節奏、介於寫實與奇幻的風格,和許多羅馬尼亞片不大一樣,讓時常表現陰鬱氣息的羅馬尼亞片,出現了難得的陽光與青春氣息。

不幸的是,導演Cristian Nemescu於2007年車禍身亡,年僅28歲。時間算起來,拍攝此片時導演可能在26-27歲間,真是令人佩服。

ginnywu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