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九月二十四日晚上,我和父母抵達倫敦,這次前往英國,主要是參加哥哥的碩士畢業典禮,我們都很高興,尤其這個碩士是歷史系的碩士,不再只是醫學的領域,看他從醫學轉到歷史,眞的替他覺得很驕傲。
這次在英國,我看到很多我們可以從英國身上學習的地方,主要是「市容」方面,

這棟大樓正在「重建」,但他們只把內部打掉,保留了有歷史價值與美感的外貿。這在台灣,是很少見到的,我們只會把一棟建築全部拆掉,原地重建。但在維護歷史與現代化中,有很多方法我們可以做,這張照片就是一個例子。

而這棟公寓的陽台很有造型,很像用槌子敲過一樣。創意可以用在許多地方,也能因此讓城市更活潑。
二十五號早上,本來要去海德公園的,可是海德公園實在太大啦,走都走不到,只能在海德公園旁邊的肯新頓公園走來走去,肯新頓公園裡面到處都是胖鳥,胖鴿子、胖天鵝...更可愛的是,還看到很多超快樂的狗!很多狗主人都在和狗玩我丟你撿的遊戲,有的主人還會故意把樹枝或球丟到湖裡,而笨狗們都一一二話不說地衝下湖去把它們撿回來,超可愛的啦!


雖然公園設有好幾個告示牌,要主人把狗用鍊子栓起來,
不過公園裡盡是跑跑跳跳開心的狗兒,
看起來大家都有共識讓小狗有活動的權利。

公園裡,每隻鴿子都超級胖,因為太多人餵他們了,每一隻都不想動。聽說很多英國人都不喜歡鴿子,因為他們都很胖,又是灰的,「很像老鼠」。

當然除了鴿子,公園裡的大湖,有很多漂亮的天鵝。


還有曬太陽的鳥兒,感覺很溫暖、愜意。

而我們在公園不起眼的一腳,看到了1804年,公園的大園丁的墓碑,感覺很感人。
在肯新頓公園,我們還到了戴安娜以前從白金漢宮搬出來後住的地方(宮殿),也是維多利亞女王出生的地方,

這尊雕像就是維多利亞女王,身後的房子是他出生的地方。

不過因為票價太貴了,就只有在外面繞了一下。
然後看到亞柏特親王的紀念碑,

所以他的紀念碑有四個角落,分別刻了許多國家、地區的象徵雕像:牛、大象、駱駝...



中午的時後,我們去吃很有名的燒鴨店,香港人開的,據說是當地有名的黑幫生意。
下午的時候我們就坐火車,從符Paddington坐火車到牛津,沿路大概有四站:
Slogh、Reading、Didcot、Oxford,
車程一個小時,
凱特溫絲蕾就住在Reading, 是一個還蠻熱鬧的城市,
過了Reading後,窗戶外的景色漸漸變得郊區起來,
經過工廠、牧場,牧場因為過了夏天,已經看不到任何動物,
廣大的牧場上就只是綠色偏黃色的草地。
而我們到了牛津以後,我真的是大開眼界呢!

這是一到牛津火車站,出站後正對火車站的管理學院,也是以前火車站的地方,
後來為著見這所學院,把牛津的老火車站拆了,所以現在的牛津火車站看起來並不古色古香,有點可惜。
不過這所管理學院的造型據說有「得獎」,不過我對這種建築的造型沒有太大好感,頂多覺得「有特色」。

我比較喜歡這種古老建築,而牛津大多的建築也是這種尖塔建築,所以牛津又有「百塔之城」的稱號。

雖然都是尖塔,但每個尖塔都有自己的特色。
旁邊的雕像是藝術家放上去的,感覺很有趣。

牛津給我最特殊的感覺是,
想不到有一個城市就是一個學校,
這個學校從你下了火車就進入了,
在這裡到處都是學院,
可是又有商店,就是生活在一個什麼都有的學校裡的感覺。
在牛津,常常每走幾步路,就來到一個有故事的地方,
例如:

發現哈雷彗星的小天文台(正在維修,所以有一堆鷹架。牛津裡許多建築都在維修,一來他們體認到維護這些歷史建築的重要,二來也是為了迎接2012年的奧運)、

紀念被燒死的清教徒的紀念碑、全英國第一個咖啡廳、

牛津最有名的鬼屋(左後方紅色建築:前妓院,客人都是當時學者)...
每一棟建築也都很漂亮,教堂和尖塔式的建築到處都是。
我哥還帶我們到他的皇后學院看了一下,

因為學院平常是不開放給遊客參觀的,
但因為他有教師的身分,我們就這樣進去繞了一圈,還偷偷到學院的聖堂裡看了一下,
裡面的彩繪玻璃超漂亮的,
不過燈光有點暗,照不大起來,而且後來我哥說那裡不大能照相,所以也就沒有照了。

然後我們由我哥的帶領,進入了研究員的花園,
英國眞的是很有階級觀的國家,
學院草皮只有研究員以上才能踩踏,
花園還有分一班學生的花園、研究員的花園、院長的花園...
這個花園除了研究員,或研究員的帶領下,
才能進入。
這種階級的感覺其實很不好,
不過是他們的「傳統」,我們也就無化可說了。
全站熱搜